跨界焕新,文明是新生活方式。从古城到未来乡村,全域处处有戏、步步皆景。古街古巷通过文旅融合活化,游客可穿汉服沉浸式体验“刺桐万国商”场景,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。2025泉州时尚周上,启幕仪式、全球供应链大会、百年骑楼首发大秀等核心活动,让传统非遗与现代设计的碰撞擦出耀眼火花。从“爆红”到“长红”,泉州深谙文化IP的活化之道,既有世遗IP商业化,带动餐饮、摄影、文创衍生消费;也有世遗场景化运营,中山路百年骑楼变身时尚秀场,洛阳桥、德济门遗址融入剧本杀等新业态,让泉州2024年游客量破纪录,文旅消费带动千行百业增长。世遗不再是玻璃罩中的展品,而是可触摸、可体验、可消费的生活方式,这座“活着的古城”正以古今碰撞的创意火花,续写“半城烟火半城仙”的当代传奇。
古城脉动,文脉在烟火中生长。历史文脉保护的不仅是古城建筑本身,也是与古城共生共存的生活气息。世遗泉州将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的“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活态样本与百万市民生活空间叠合,让老百姓生活在世遗古城里。从九日山祈风石刻到德济门遗址,从市舶司遗址到洛阳桥,这些跨越海陆的遗产点完整勾勒出古代“东方第一大港”的贸易网络。而这一体系的延续性,正得益于百名观察员、千名志愿者、万名守护人共治模式的持续深化。“五一”将至,泉州好物文创市集聚焦泉州戏曲、非遗等文化元素,蟳埔簪花化作潮流头饰,南音工尺谱变身解压盲盒,古城的厚度正转化为消费的热度,必将推动烟火气和文化传承在泉州共存共生。
全球叙事,重构文明对话方式。物之不。
刺桐花开红胜火,一城春色半城诗。2025年4月19日至23日,“何以中国·闽山闽水物华新”主题活动如期举行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”,